2024年初,一本名为《戎马生涯幸福人家》的书籍在天津印刷完成。作者是94岁高龄的老兵杨永庆,这位有着77年党龄的老人用这种方式,将自己跨越近八十年的经历与情怀凝结成文字,传递给社会大众,他那布满皱纹的手掌曾经握枪战斗,也曾笔耕不辍,更曾牵着四代人的手,传递着家国的温度。
杨永庆出生于山东一个贫苦家庭,年少时父母相继离世,兄姐带着他艰难求生。家庭的不幸并未击垮他,反而坚定了他对敌斗争的勇气和决心。1945年,14岁的杨永庆加入地方儿童团,15岁参加解放军,17岁入党,先后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。在淮海战役攻打傅家庄战斗中,杨永庆负责火力掩护。
“敌人设置三道防线,鹿砦、铁丝网和壕沟。我们佯攻连秘密接近,两名战友想用手雷炸开鹿砦,但是手雷没响。他们上前查看,没想到这时候手雷却突然炸响,两名战友就这样牺牲了……”杨永庆对当时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。战友牺牲后,他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战斗,最终取得了胜利。在党的培养教育下,杨永庆少年立志、初心不改,跟随部队南征北战,荣立二等功一次、三等功三次。
在杨永庆的言传身教下,24名家庭成员中,4人报国参军,13人是共产党员,形成了“敬业、孝顺、和谐、民主”的良好家风。从2001年起,杨永庆每年都组织全家评选出“家庭十件大事记”,哪位成员光荣入党、哪位成员获得荣誉称号、全家集体旅游、老人病愈身体康复……
经历过枪林弹雨、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,杨永庆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。离休后,他不顾年迈,坚持参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关心下一代的工作。他走进学校、部队、社区,给青少年和党员群众讲革命传统、讲战斗故事、讲党的方针政策。2025年初,94岁高龄的杨永庆作为河东区东兴小学校外辅导员,仍然在与师生们分享那些烽火连天战争年代里的英勇故事。为了让宣讲的红色故事更加生动精彩,杨永庆总会提前认真“备课”,研究词句的使用、情节的铺垫、怎样表述才能通俗易懂。讲课时,他还经常发挥文艺特长高歌一曲,给社区老人讲课,就来一段《智取威虎山》,而给孩子们讲课,就唱一曲《军民鱼水情》。
杨永庆对天津这座城市的热爱还体现在无私奉献上。他长年捐资助学,面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总是慷慨解囊、带头捐款。“离休不离党,退伍不褪色,我个人在晚年的时候,更要为党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?!笨杉拔嗣穹瘛钡睦砟钤缫讶谌肷钕肮咧?。
如今,94岁的杨永庆依然活跃在天津的社区、学校和军营,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在、传递红色基因的生动桥梁。这位老战士用一生践行了“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”的誓言,他将红色基因融进良好家风,更将一片赤诚之心献给了他生活多年的天津这片热土。